王柳月,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土地资源管理专业2019级本科生,中共党员。曾获知农爱农奖学金、学业三等奖学金;校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五四青年标兵集体、中国农业大学服务保障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突出贡献个人、院优秀志愿者;2022年“挑战杯”大赛“青创副中心”赛道金奖、“挑战杯”大赛“青振京郊”赛道银奖;曾任土地学院第三届学生会主席团成员,现任稼穑英才宣讲团副团长,英才学校高级班学员,墨脱县乡村振兴顾问,土科223班班助。现已保研至中国科学院大学继续深造。
黄白红青黑,是中华大地的颜色,也是王柳月在追逐梦想、奔赴时代的道路上,迸发出的亮丽人生色彩。
勤勉的黄土:产学结合,纸田墨稼 王柳月的专业学习从不局限于课本成绩,她主持中科院大学生创新项目《基于风险感知的智慧社区治理》,着重探寻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的农村等基层社区智慧治理,获批经费1.8万元,为基层治理贡献自己的知识力量;在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紧迫局势下,为科学获取耕地面积,提高遥感获取耕地样本解译精度提供建议,并发表SCI论文一篇;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王柳月发挥专业知识参加挑战杯大赛,获“青创北京”金奖、“青振京郊”银奖……多项科研竞赛的经历提高了她的综合素质,目前她已保送至中国科学院大学生态学专业直博。 热血的红土:党建引领,坚定信念 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王柳月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在建党100周年的关键节点,王柳月曾参加“百人寻百年”社会实践,重走南京新四军抗日之路。作为英才学校高级班成员,她随班级赴西柏坡、正定革命圣地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缅怀革命先辈,坚定理想信念,“两个务必不能忘,赶考永远在路上”。王柳月在热血红土中汲取力量后,转身投入到宣讲当中,校党委理论学习宣讲团讲师任职期间,她曾多次面向全校师生进行宣讲工作,包括“玉汝于成”、“初心弥坚”等多个党史、校史主题展览。 奋进的白土:亦读亦耕,奋楫笃行 王柳月已经连续四年参与学生工作,在担任学院学生会主席期间,她带领团队开展了丰富的学术文体活动,积极的工作态度与良好的氛围一直是她不懈的追求。“我看到了新生团队的活力,更看到了你们为同学服务的尽力”,学生会述职报告中评委老师这样对王柳月说。在集体努力下,成立只有三年的集体获得“优秀学生会”荣誉。由此,王柳月也相信,只要保有真心实意为同学解决问题的初心,便不用担心做的工作得不到人心。王柳月还担任土科223班班助、院团学工作助理等,筹办学院开学典礼等多项工作,继续服务保障师生权益。 “我们要善于在田野中汲取奋进力量,多层次了解国家扶贫工作及农村现状、关注家乡发展与农村建设”,在王柳月看来,耕读活动不应局限于校内。2022年7月,她担任了北京市平谷区大华山镇的“乡村振兴书记助理”,在为期一年的基层工作实践中,检验理论的学习。她还是河南省沈丘县付井镇扶贫办“先锋队”成员,多次参与原国家级贫困县举办的“沈雁行动”,在脱贫攻坚关键之年,走进21个村庄、6家企业实地调研。 奉献的青土:薪火相传,敢为人先 王柳月始终将“践行服务理念、弘扬志愿精神”作为自己的宗旨,积极参与各类志愿活动。曾志愿服务于北京冬奥会、北京马拉松大赛等重大赛会,两次获评院优秀志愿者。 “so amazing!so clever!thank you!”在冬奥志愿服务期间,王柳月收到外国运动员的感谢。王柳月所在的岗位有一项特殊的工作——协助国外代表团运输雪车。雪车的重量大且昂贵,一个雪车箱重量近200kg,搬运过程中不允许发生任何磕碰,在闭环内工具紧缺的情况下,志愿者们首先想到将饮料瓶盖塞到集装箱下作为支撑,为叉车插入提供空隙,最终在二十分钟内将雪车运送到运动员需要的地方。“后来我们才知道,当时为了运送雪车,外国运动员团队已经在原地焦灼了近两个小时,而我们的运送方案,让他们如释重负”,王柳月深受触动,整个服务期间,王柳月更是一直佩戴着外国代表团赠送她的徽章。胸前的徽章不只是纪念,也代表着她的志愿服务所获得的认可。 在新冠疫情爆发初期,王柳月主动加入村镇疫情防控先锋队,深入基层,作为“哨点”前往疫情防控一线,志愿服务长达15天,被基层政府评为优秀志愿者。在常态化疫情防控时,王柳月曾协助负责学院本研学生的疫情防控志愿工作,组织队伍成建,投入校园防疫,她本人也在第一时间加入校青年抗疫先锋队、签署请战书,多次参与防疫相关志愿活动,为防疫工作贡献青春力量。 肥沃的黑土:躬耕实践,心向田野 七月的墨脱,祖国的边境,一如既往地经受着酷暑、蚂蟥、蚊虫以及自然气象灾害的考验。自2013年正式通公路后,这个地处喜马拉雅山脉东段南麓的边陲小镇逐渐更多地进入人们的视野,经济社会发展也驶上了快车道。但在地理环境偏远、生活条件艰苦等因素制约下,墨脱的发展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墨脱县由七乡一镇构成,虽然各区域都有特色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但是旅游景点分散,既没有明确的旅游指引方案,也没有成熟的旅游产业管理规划。在实地走访交流后,结合掌握的情况,王柳月所在的小组对墨脱村的文旅产业发展方向做出详细规划,以供参考和推广。 实践结束后,王柳月个人被当地政府授予“乡村振兴顾问”,实践相关新闻被央视新闻、新华网、人民日报等十余家官方媒体报道,全网阅读量超过400万。小队完成二十余项实践成果,为墨脱的文创产业、建筑节能、旅游规划等事业点缀了青春韵脚,并被当地政府采纳,投入产业产出,社会效益显著。 王柳月在过去的三年间多次参加社会实践,曾前往北京市平谷区、林芝市墨脱县、河南省沈丘县、江苏省南京市等地调研,感知乡土,感悟乡村。“乡村振兴永远在路上,我会坚持做社会实践,很多美好的东西在乡村田野、基层一线才能看到。” 厚土博学,立地致远。作为一名农大学子,王柳月始终坚持心系三农、情牵三农、行为三农,未来王柳月将继续坚守初心、矢志强农,怀揣金色的希望,把论文写在祖国的五彩大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