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公告 > 新闻动态

[联播快报]我校助学金受助同学参加颁奖会等多项活动(图文)

发布时间:2014-12-16 来源:资助管理中心 浏览次数:

    我校受助学生参加“柏年基金之友——2014金秋高校徒步行”活动

                 

1111日,我校20多名永新能源助学金受助学生和北京师范大学一起,参加了由柏年基金会主办,的“2014金秋高校徒步行”活动。

1111日九点半,柏年基金会的老师与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的同学坐着大巴车到达了位于京郊西山的大觉寺。大家下车后一同参观了大觉寺,了解大觉寺的文化历史和迷人的建筑。之后大家由大觉寺徒步到鹫峰森林公园,用了不到70分钟便走完了10公里的路程。登上鹫峰,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大家在山顶开阔了视野,领略到了大自然的无限风光。

一天的活动短暂却充实、辛苦却甜蜜,爬山过程中的互帮互助、相互交谈都让同学们颇感温暖;相互学习分享的过程也让大家获益匪浅。同学们向柏年基金会的老师们表达了感谢,感谢柏年基金会举办本次活动,为同学们提供了一起交流学习的机会。

  

我校师生代表参加2014年度助学·筑梦·铸人主题征文系列活动启动仪式

   

   

1116日,由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中国银行和中国青年报社主办的2014年度“助学·筑梦·铸人”主题征文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暨首场主题报告会在北京大学举行。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张光明,北京大学校长王恩哥,中国银行总行个人金融部总经理魏国斌,来自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的师生代表出席了此次活动。

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张光明在启动仪式上介绍了目前国家资助的政策措施,他表示,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不断出台政策措施,建立了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各学段全覆盖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基本实现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政策目标。2013年,全国学生资助总额超过1000亿元,资助学生总数超过8000万人次。中国银行总行个人金融部总经理魏国斌表示,未来将给予政策支持和资源投入,为高校和寒门学子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大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严纯华与同学们分享了他的老师、朋友、同事和学生如何面临困苦逆境,顽强奋斗,取得成功的故事。他说道,真正的“高大上”不在于形式,而在于内心。我们有了“高大上”的内心,才挺过了别人没挺过的日子,才把我们带进了大学校园。他在报告中也勉励同学,要勤俭、要勤奋、要有志气、有精神地活着,更要感恩父母、感恩社会。

2014年度的系列征文活动继续面向接受国家助学政策资助过的学生征文,由他们撰写自己的青春奋斗故事;同时欢迎受助生的同学和学校从事资助工作的老师,以受助生生活、学习和工作经历为核心,讲述自己或他人的青春奋斗故事。

我校微益社全体成员作为农大学生代表参与了此次活动。


   我校师生代表参加圆梦832”贫困高中生关爱行动启动仪式

                   

1118日,由中国扶贫基金会主办的圆梦832贫困高中生关爱行动启动仪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顾秀莲,全国政协副主席刘晓峰,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中国扶贫基金会会长段应碧,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农业大学原校长陈章良,来自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师生代表参加了本次活动。

中国扶贫基金会秘书长刘文奎在启动仪式中说道,新长城高中生自强班项目已覆盖25个省(市、自治区)128个县,在145所高中建立了275个自强班,资助高中生13965人。为了让爱心的阳光惠泽更多的学生,中国扶贫基金会在新长城高中生自强班项目的基础上,将援助的视野放大到全国832个贫困县、片区县,推出“圆梦832”贫困高中生关爱行动。

“圆梦832”贫困高中生关爱行动以“家乡情,自强梦”为主题,计划六年内在全国832个贫困县、片区县逐步开展。此项行动旨在为贫困高中生和贫困职高生提供生活费资助和自强励志教育,帮助他们完成三年学业,圆他们的成才梦。

6名在高中时接受过资助,现已迈入大学校门的受益学生代表来到了启动仪式的现场,他们饱含深情地朗诵了诗歌《有你,梦圆》:“那年,我还是一个未经世事的少年,怀揣着梦想期待实现,但求学的艰辛,萦绕在心间,一场风暴,一盏明灯,一场青春华年的及时雨——滋润干涸,不在于一沓钱的厚度,而在于,被爱的充实和甜美……”在主持人杨童舒的采访中,受益学生表达了感激之情,“如果没有爱心人士的资助的话,我不能这么顺利地进入大学,走到现在,学习自己喜欢的专业,我想代表所有受助学生对你们说一句,谢谢你们的爱心和大爱。”

我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老师尹文利及20名学生代表参加了此次活动。


   我校师生参加北京市慈善协会“爱心成就未来”助学金发放仪式

            

122日,由北京市慈善协会与市教工委、市教委联合举办,北京语言大学承办的2014年“爱心成就未来”助学金发放仪式在北京语言大学举行。北京市慈善协会会长王长连、常务副会长聂志达,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委员黄侃,及部分爱心企业领导出席本次发放仪式。我校资助中心负责人尹文利及学生代表参加了本次活动。

仪式上,北京市慈善协会会长王长连指出,“爱心成就未来”是北京慈善协会多年来始终坚持的一个品牌项目,资金主要来源于首都“共产党员献爱心”及社会爱心人士的捐款。该项目自1997年开始实施,秉承教育救助的基本原则,结合救急难的慈善宗旨,对在北京市就读的贫困大学生给予金额不等的助学款,以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据统计,自2010年至2013年该项目共集捐2196万元善款,帮助7320名大学生解决了生活困难,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2014年共资助1540名北京在校大学生,发放助学款462万元,

据悉,今年农大共有70名贫困大学生获得该项目资助,获助总金额21万元。参加本次“爱心成就未来”助学金发放仪式学生代表纷纷表示:要把社会无私的关爱珍藏在心底、永存感激。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自己将勇敢直面人生、战胜困难,发奋学习,争取早日成才。

中国农业大学爱心成就未来助学金资助方金鼎轩餐饮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刚、何艳双、黄丽出席本次仪式,并与我校师生合影留念。


                陈怀琳、盛德国夫妇看望我校受助学生

    

122日上午陈怀琳、盛德国来我校看望“陈怀琳、盛德国”助学金受助同学,学生资助中心老师尹文利、中国农业大学教育基金会老师王彦参加了见面会。

陈怀琳、盛德国夫妇从2006年就开始资助我校同学,八年间先后资助了我校5名家庭经济困难同学。他们都是高级知识分子,陈怀琳女士是北大物理学教授,盛德国先生早年在苏联留学,回国后一直从事煤炭研究工作。退休后,陈怀琳、盛德国夫妇用退休金资助我校学生。见面会上,平易近人的陈怀林女士高兴地聊起了5个受助学生,其中一名同学已经研究生毕业,进入北京某央企工作,一名同学正在读研,一名同学也已工作,还有两名同学正在我校就读本科。回忆起与受助学生一起在家里做饭、教学生英语的场景,谈起学生向她汇报在学校担任国旗班班长、考研、找工作的情况,陈怀琳女士欣慰之情洋溢在脸上。

受助学生在见面会上向夫妇俩汇报了自己的家庭及大学学习工作生活的情况,表示要努力学习,争取获得好成绩,将来也像陈怀琳、盛德国夫妇一样为公益积极贡献自己的一份力,以此来报答陈怀琳、盛德国夫妇对自己的关心与支持。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